【她以為,剖腹產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……】
「當初我第一胎是剖腹產,所以第二胎也一定要剖吧?」
這句話,是阿芸(化名)在產檢時說的。她看起來不像是在詢問,而更像是在陳述一個早已被告知的「事實」。
但——現在真的還是這樣嗎?
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,「剖過一次就永遠都要剖」是幾乎無人質疑的標準答案。甚至很多長輩也會提醒:「妳第一胎開過刀,第二胎不能冒險啦!」
但隨著醫療進步,如今有另一個選擇出現了:
TOLAC(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)
👉 剖腹產後仍可嘗試自然產
什麼是TOLAC?
TOLAC(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)是近年婦產科的新觀念,取代傳統認為一旦剖腹產下一胎必定要剖腹產的認知。如果順利完成這個過程、自然產成功,我們會稱之為 VBAC(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)。
誰適合 TOLAC?需要符合哪些條件?
懷孕晚期(約 35~37 週之間),若孕婦希望嘗試 TOLAC,通常會由產科醫師評估是否合適。
而一位「好的 TOLAC 候選人」,通常會具備以下幾個條件:
- 上次剖腹的原因不是阻礙自然產的問題,且當時的手術切口是「橫向子宮下段切口」,子宮維持完整。
- 胎兒體型與骨盆評估上,有通過產道的可能性。
- 孕婦整體健康狀況良好,有能力完成自然產的過程。
- 孕婦與家人充分理解 TOLAC 的風險與好處,並願意配合產程中的監控與處置。
簡單來說,這是一個醫病雙方共同評估的決定。不是每位曾剖腹的媽媽都適合 TOLAC,但在符合條件、醫療資源允許的情況下,它的確是一條可行的道路。
成功機率計算:MFMU VBAC Calculator
這是由美國 NICHD / Maternal-Fetal Medicine Units Network(母胎醫學單位)開發,也是 ACOG(美國婦產科醫學會)官方推薦的計算器。
🔍 這個計算器能做什麼?
它會根據媽媽的背景與產史,預測若嘗試 TOLAC,轉為自然產(VBAC)成功的機率。
📝 需要輸入的資料( 6 項):
-
年齡
-
身高與體重(計算 BMI)
-
是否有慢性高血壓
-
過去是否有自然產經驗
-
上一次剖腹的原因(難產 vs. 其他原因)
-
是否曾經成功 VBAC 過
👉 通常由醫師協助輸入
📊 輸出結果是什麼?
-
顯示出一個 VBAC 成功機率百分比,例如「這位媽媽有 72% 的機率能成功自然產」
-
同時提醒風險與注意事項(如子宮破裂風險)
🤱 TOLAC 對母體的好處與風險
✅ 好處(若成功 VBAC):
-
恢復較快、住院時間短
-
相比剖腹產,自然產通常可更快下床、減少術後疼痛。
-
-
少一刀,少一份風險
-
避免剖腹產相關併發症(如麻醉反應、手術出血、傷口感染、沾黏)。
-
-
未來生產風險更低
-
每多一次剖腹產,子宮破裂、胎盤植入(placenta accreta)等風險都會上升。
-
若媽媽預期將來還會再懷孕,VBAC 有助於減少累積風險
-
⚠️ 風險:
輸血機率上升(OR=1.71, 95%CI=1.41-2.08)
-
子宮感染(OR=1.62, 95%CI=1.4-1.87)
子宮破裂(OR=1.38ㄝ95%CI=1.04-1.85)
-
最終仍需轉為剖腹產
-
情緒壓力/不確定性
👶 TOLAC 對胎兒的好處與風險
✅ 好處:
-
經陰道擠壓以減少呼吸窘迫風險
-
自然產時通過產道的壓力有助於肺部排出液體,相比剖腹寶寶,VBAC 寶寶較不易出現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。
⚠️ 風險:
-
若子宮破裂,胎兒可能受傷或死亡
-
出生時缺氧性腦病變(hypoxic-ischemic encephalopathy)風險上升
小結:這是一道需要「充分溝通」的選擇題
TOLAC 並不是每個媽媽都適合,但在條件允許時,它是一個可以更快復原、減少未來手術風險的好選擇。
✅ 若媽媽有嘗試 TOLAC 的意願,請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
✅ 所有醫療處置都有風險,重點是是否知情、是否準備好
🔸 本篇文章僅供學習參考,不構成臨床診療建議。請依照臨床醫師判斷與當地指引為準。
© 2025 LET. All rights reserved.
留言
張貼留言